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荒山绿化调研报告与荣誉演讲稿 4 篇汇编荒山绿化调研报告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明年要在全县范围内大打一场宜林荒山歼灭战,为了更好的完成好此项工作,促进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又好又快进展,我局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特提出如下建议。一、宜林荒山现状及分析十八大召开之后,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成为了建设漂亮中国的必定选择。荒山绿化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我县生态文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进展。我县国土总面积 176.9 万亩,林业用地面积68.25 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 22.79 万亩,疏林地面积 5 万亩,灌木林地面积 14.02 万亩,未成林地面积 9.67 万亩,宜林地面积 16.37 万亩,苗圃地面积 0.25 万亩,辅助生产林地 0.15 万亩,四旁植树总株数278.33 万株,森林总蓄积量 52.6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12.88%,林木绿化率 22.22%。宜林荒山重点分布在古韩镇、下良镇、虒亭镇、北底乡、王村镇和上马乡,大力实施荒山绿化工程对改善全县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初步思路林权改革后,由于后续配套政策未能及时衔接,林权户空有林权之实,没有造林绿化之力。仅靠政府单方面推动荒山绿化,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在调研和探究的基础上,初步思路为:引入市场机制,根据“政府引导,政策配套,企业投入,指标置换,全民参加,多元经营”的指导思想,打造“政策化扶持、企业化经营、多元化开发”的荒山绿化新模式。三、实施内容第 1 页 共 1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总体布局。根据“分片区安排、分重点布局、分年度实施”的要求,XX 年已经完成 5.78 万亩;XX—XX 年分别每年完成 3 万亩。用 5 年的时间着力构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挥的荒山生态网络体系。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真正实现“山上绿起来,环境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生态建设目标。2、布局原则。①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规模的原则,根据各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林(药)草间作,实现优质高效。② 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动的原则,从我县实际出发,制定长远进展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林业政策。③ 坚持生态优先、产业支撑、增加收入的原则,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进展,以产业进展支持和带动生态建设。3、栽植模式。——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区域,建议实行“大坑大水”栽植模式,坑大能保证增加一定的土壤厚度,积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