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教案 授课对象: 专业:中药学 层次:本科 讲授学时: 4 5 学时 使用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 龚千锋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授课人 胡昌江 1 总的要求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一项传统技术,中药炮制学其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1 )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制药技术,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 )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为中药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创新精神。 2 实验教学教案 实验一 炒 黄 ﹑ 炒 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炒黄﹑炒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炒黄﹑炒焦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候和质量要求。 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1 炒黄 1 .1 炒牛蒡子 取牛蒡子,置热锅内(手试有热气)以文火炒至略鼓起,并有爆裂声(约 2 /3 的药物爆裂)和具有香气时取出放凉。 1 .2 麦芽 将净麦芽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鼓起,有香气时,取出,放凉。 1 .3 炒决明子 净决明子,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爆鸣声减弱并逸出香气时,取出即可。 1 .4 炒苍耳 苍耳子,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制表面焦黄色,刺焦时,碾去刺,筛净。用时捣碎。 1 .5 炒莱菔子 净莱菔子,炒制容器,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爆鸣声减弱,手拈易碎,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即可, 用时捣碎。 2 炒焦 2 .1 焦山楂 净山楂,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 .2 焦栀子 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晾凉。 重点与难点: 1 依据各法炮制程度及各药特点控制适宜的温度、时间,并注意药材外观变化。炒黄温度一般控制在1 6 0 ℃-1 7 0 ℃,炒焦一般控制在1 9 0 ℃-2 0 0 ℃。 2 在操作过程中,要勤翻动,避免生熟不匀的现象。炭药耍注意防火,一定要凉透后入库。 思考题: 1 炒黄、炒焦、炒炭各有哪些规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