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丹霞山旅游》《丹霞山旅游发展概念规划》《五十沧桑话丹霞》《“五彩丹霞”地质公园将打造爱情名山》(广州日报大洋网)《丹霞古文化》 调查目的:了解丹霞山近年经济发展 调查形式:上网查找资料,深入丹霞,与游客,工作人员,九点负责人,当地居民攀谈,搞调查 调查主题:打造“科学丹霞”,“生态丹霞”,“文化丹霞”,“爱情丹霞” 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风景特色,古文化遗产,文化地貌,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 调查成员: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总面积 319 平方千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 AAAA 级旅游区。2004 年 2 月 13 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由红色沙砾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其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丹霞地貌区中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科普旅游和教学实习基地。园内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600 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错落有致、造形奇绝、鬼斧神工,宛如一方红宝石雕塑园,故又称“中国红石公园”。风景特色集雄、险、奇﹑秀、幽于一身,超凡脱俗,别具一格,乃大自然之瑰宝。 公园主要分为丹霞景区、韶石景区、巴寨景区、矮寨景区与锦江长廊。目前已开发有丹霞景区的长老峰游览区、阳元石游览区、翔龙湖游览区、锦江长廊和韶石景区,是一出以自然山水观光为主,集科普考察、攀岩探险、休闲度假为一身的旅游景区。 早在北宋明清时代,丹霞山水及其佛家文化吸引游人接踵而来,咏叹丹霞山水的同时留下众多诗文题刻。这座千古名山曾经飘洒过腥风血雨,曾经擎过火炬红旗,曾经开创过伟大的壮举,曾经饱受过洗礼磨练。在现代中国,丹霞山在知青铁杵银锄下从沉辟荒山变成百果园,以其深沉的文化底蕴和极高旅游品味融入人们生活,成为缓解工作事务疲劳和学习压力的好去处。上世纪 80 年代,丹霞名字传遍港澳,响遍东南亚。各国友人,香港、澳门同胞蜂拥而来。1979 年丹霞山游客超过 50000 人次,超前五年总人数。从此成立丹霞山中国旅游社,主办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了集游、食、住、购物、会议于一体的旅游度假中心。“翠竹森林峰回路转疑无径,丹岩隐隐柳暗花明别有天”,招商引资给丹霞山旅游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