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道“养生”与 “养身”的区别吗? 朱林勇 收集、整理、转帖 “养身”不等于“养生”。--你会问:养生不就是为了保养身体吗? 可千万不要以为养身就这么简单--真要这样认为的话,你肯定把身体仅仅当成了一坨肉加200 多块骨头再加无数根毛的组合体了。 “养”是保养、养护、调养、补养、休养、养心、养性、养神及养精蓄锐等意思。 生”是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存、长生、生生不息等意思。 养生需要养德行,养性情,调阴阳,和气血,顺自然,谨五味,强体魄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 2 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我国中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 因此此“养生”不同于彼“养身”。 养生先养心 有人把“养生”单单理解为“养身”、“健身”,因而忽视了“身心健康”工程的许多软件,诸如“心潮”、“心理”、“心 3 寒”、“心怀”、“心火”、“心悸”、“心焦”、“心气”、“心曲”、“心神”、“心术”、“心髓”、“心性”、“心绪”、“心态”之类,常常被置之度外,更不晓得如何医治自身的种种“心病”。其结果,就是心死而人亡。 其实,不论从人的生理、心理上看,养生与养心,养身与养性,必须样样顾及。况且,“心”主其中,要占首位,已属定位。就心理而言,一个人如果心性不佳、心绪不宁,势必吃不香睡不甜,干什么都心猿意马,心慌气躁,心惊胆战,乃至心劳日拙,心力衰竭,还能谈得上健康吗?所谓保证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素——生命线与生命力,历来都要物质、精神并重。所以,人们对于“生活”一词的解释,也决不会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见其表而不明其里。譬如日常生活中除了必需的饮食男女,还有不可或缺的政治生活、组织生活、民主生活、精神生活、文体生活等等。人属有灵魂有思想有智慧有感情的“万物之灵”,“养身”不只满足于脑满肠肥,饮吃终日而无所事事,还必须有适度的劳力、劳心与劳神。“劳者”,动也。就是说,人要劳身骨,多动脑筋,才能生而活之。惟此,才与一般动物有本质上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