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方病,以及地方病的种类。 2 、让学生能判断某病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知道什么是地方病,地方病的种类。 2 、难点:如何判定地方病。 三、教学时数: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1 )引言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为配合《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提高广大师生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同时也是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我们将地方病病的内容进行一下学习。 (2 )什么是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的总和。 (3 )判断某病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 A、居住在该地区的人群组发病率均高。 B、迁入该地区的人居住一段时间后,发病同当地居民。 C、当地易感动物发病同当地居民。 (4)分类 自然环境:碘缺乏病、地方氟中毒、地方砷中毒 自然疫源:鼠疫、布鲁氏菌病 (5)传播途径:触摸、呼吸道、消化道 (6)传播源:牲畜(猪、狗、猫、牛、马、羊、鹿、家兔、骆驼等) (7)症状:发热;多汗;骨痛、关节肿胀;全身乏力;食欲不振; (8)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播源; (9)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休息;营养。 五、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六、布置课后作业 回家后积极向家长宣传自己所学知识,引起共同重视,及早做好防范。 地方病氟中毒防治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教学重点 预防原则、内容、措施 教学难点 预防原则、内容、措施 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程 地氟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地氟病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地氟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地氟病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地氟病预防工作。 二、什么是地氟病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成人体内共含氟 2 .6 克,占体内微量元素的第三位,仅次于硅和铁。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 6 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三、地氟病有哪些危害性 地氟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它是世界上也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