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一、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痹病(TCD编码:ZBFH9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关节病(神经根型)(ICD-10 编码:M75.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5 年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针灸治疗学》。王启才主编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证型:风寒痹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TCD编码:ZBFH91、ICD-10 编码:M75.0*)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 皮肤病者。 (4)曾 经接受肩关节手术治疗或 肩关节畸 形 者。 (六 )中医证候学观 察 四诊合参,收 集 该 病种 不同证候的主症 、次 症 、舌 、脉 特点 。注 意 证候的动 态变 化 。 (七 )入院检 查 项 目 肩 周 炎 临 床 路 径 --第 1页肩 周 炎 临 床 路 径 --第 1页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肩关节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肩关节CT或MRI、血脂、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法 (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 2.针灸疗法 3.中频理疗疗法 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6.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蜡疗、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 7.运动疗法 8.其他疗法 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九)出院标准 1.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 2.日 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