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 的特点之一是大力突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另外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也都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专项说明,可见其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中的特殊功能。怎样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语文课堂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真正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1、读一读,演一演。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扮演不同角色 (如推销员、导游、节目主持人等),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 理解课文内容, 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情感投入。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如我在教学 《西门豹》 一课时, 就和学生一起表演了“官绅求饶” 的课本剧。 我来当“西门豹”的卫士,听“西门豹”的吩咐,配合“西门豹”的行动。学生成了大人物,教师成了小人物,孩子们的光荣感随即而来。天性爱表演的学生演得更是入木三分。“官绅”在“西门豹”的威严责问下,一个个浑身发抖,口吐真言,让周围的“老百姓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课堂心理气氛是那么兴奋,一个个小天才脱颖而出。著名教师支玉恒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模拟“实话实说”节目的活动。 教师做主持人,邀请了五位学生当嘉宾,前两排的学生是现场观众,其余学生则是电视机前的观众, 随时可以拨打热线和现场进行交流。全员调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对学习的体验。 引导学生把书本、伙伴、老师的丰富学习资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形成学力、发展个性。2、读一读,编一编。教学古诗《敕勒歌》 ,在古琴曲伴奏下,让学生读读课文,观察图画,发挥想象,编个《牧羊人在敕勒川下》的故事。在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想象中,学生不难编出“美丽的敕勒川呀,就在阴山之下。这一天,牧羊人赶着自己的牛羊来到草原上。绿油油的小草,鲜艳艳的野花,牧羊人躺在草原上,像躺在软绵绵的床上。他抬起头望见了湛蓝蓝的天,一直伸向远方, 就像自己家的圆顶棚一样笼罩在田野上”这样优美、动人的情景。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做了一次心灵的漫游,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