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邮票图案上的错误 新中国五十多年来发行的邮票,出现过一些图案上的错误,并曾陆续见诸报刊。如纪88-2南昌“八一”大楼少画了一层,纪107圣马丁堂画成了圣马丁教堂,G43《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前穿上虎皮裙,1998-4《中国警察》中一位警察的手有六个指头等等。造成这些错误,其原因有的是由于一时的疏忽,有的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有的是由于资料的差错,也有的是由于过分追求艺术上的需要,还有的是由于时代的烙印。邮票不仅仅是邮资凭证,更是国家的名片。邮票不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而且还传播着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因此,邮票所要表现的内容应该力求真实,否则便会以讹传讹。当然,必要的夸张也还是要的。 笔者喜爱新中国邮票,常常翻阅欣赏。放大镜下,图案上的瑕疵,也有所发现。对于发现的瑕疵,只是一孔之见,限于水平,恐有谬误,还望师友们不吝赐教。 一、肩枪应该在右面,左侧那能看得见。 稍懂一些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军人肩背步枪有规范的标准。垂直背于一侧肩上的叫肩枪,在右肩,枪在身后,右手拽住枪背带,位于带长的约三分之一处,使上面一段枪带几呈水平,手臂肘抵、夹紧枪身。斜向背于另一侧肩上的称背枪(斜背枪),枪口朝上,枪柄在下,枪在背后,带在胸前,均自左肩斜至右胯,枪背带不需用手拽住。普无号《“文革”普通邮票》第 5枚“解放军”邮票,以葵花、红旗、天安门城楼和四射的光芒为背景,主图是一位解放军战士。这位战士肩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左手捧着红色的毛主席著作,目视前方。在画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步枪改变了原有的位置,跑到了左面,枪管及上面的刺刀出现在了头的左侧。邮票上,这位战士稍侧向右面,如果是正确的肩枪姿势,这枪管及刺刀应当被遮住在右侧脑后,在头的左侧是绝对看不到的。再细细观察,大概是为了使枪能看得见,步枪的背带画得很长,手上面的一段带子长度已挺过了手下面的那一段(也可能长度相等)。这样的肩枪姿势对吗?有谁见到过,这个图案无疑是画错了。 二、握枪错位已不该,偏偏又忘子弹带。 纪17《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五周年》第 2枚“陆军”邮票,主图案是一位头戴钢盔、胸部前挎着 50式冲锋枪的陆军战士,这是一位解放初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形象。但是,在这枚邮票上出现了两个错误。第一,陆军战士握枪的左手位置错了。50式冲锋枪挎在胸前应该右手握着枪柄,左手握在弹夹上方,这是规范的姿势。而邮票上陆军战士的左手握在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