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科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因此,科技史知识的学习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今天科技发展已成为各国着力发展的重要目标,科技成就的多寡将影响各国在未来格局中的位置,各国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科技发明出现后如何有效的利用,成为今天人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对中外历史上的科技成就进行专题复习是有必要的,而且学好科技史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初步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会更轻松,初中生的表现欲旺盛,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此外,科技知识属于时政热点问题,学生通过报刊、杂志、新闻、广播、网络上,能获取很 多与 时俱 进的科技成就,对深入学习科技在现今的指导意义会非常有帮 助 。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中国古 代 青 铜 工 艺 、数 学、医 学、建 筑 成就,四 大 发明; 知道詹 天佑 等 科学家 的科技成就; 知道中国现代 的航 天技术 、农 学和 高新技术 领 域 的成就等 ; 了解世 界新 人 教 版 九 年 级 历 史 下 册 《 五 单 元 二 战 后 的 世 界 变 化 第 17课 战 后 资 本 主 义 的 新 变 化 》 教 案 _17--第 1页新 人 教 版 九 年 级 历 史 下 册 《 五 单 元 二 战 后 的 世 界 变 化 第 17课 战 后 资 本 主 义 的 新 变 化 》 教 案 _17--第 1页古代的数学、科技建筑成就;知道牛顿等科学家的成就;三次科技革命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复习,学生会归纳总结、分析比较,提升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问题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通过图表观察分析, 得到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科技成就的比较,总结科技发展的规律;探讨科技与现实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回顾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感受中华文化中辉煌灿烂的科技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程度影响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为人类带来灾难,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等。 【教学重点】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辨清易混、易错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归纳、比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