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19056 定义的行驶记录仪 一、记录仪组成 1) 主机:包括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实时时钟、操作键、数据通信接口、显示器、打印机等装置。 2) 车速传感器,任何时间都需要车速判断车辆运行状态,需另外安装; 3) 数据分析软件,根据数据帧格式和数据块格式来解析数据。 如果主机本体上不包含显示器、打印机,则应留有相应的数据显示和打印输出接口。 二、记录仪功能 1) 自检功能,开始工作时报告正常与否; 2) 实时时间、日期、驾驶时间、车辆行驶速度和里程的采集、记录、存储功能,有精度和误差要求 ; 3) 驾驶员身份记录功能,IC 卡或按键输入; 4) 数据显示, 默认显示实时行驶速度、实时时钟或驾驶员代码,通过按键能显示15min 内每分钟的平均车速、2 个日历天内同一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3h 的所有数据记录、车辆特征系数(车辆行驶每公里里程时驱动速度传感器的转数); 5) 数据打印输出功能,输出车牌号码、车牌分类、驾驶员代码、驾驶证号码、打印实时时间、停车时刻前15min 内每分钟的平均车速、疲劳驾驶记录(一次连续驾驶时间超过3h 的所有记录); 6) 数据通信功能(与PC 机),具有USB 和 RS232 两种接口。 其他未规定的功能制造商可按用户要求自行增加,但不应与本标准中相关条款相抵触。 三、数据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 1) 通信协议是指记录仪与计算机的,并规定了记录仪的基本数据、参数格式; 2) 定义了通信上传下载的传输数据帧组成格式,类似于KWP2000协议; 3) 定义了具体数据的数据块格式,例如事故疑点速度数据块,实时时间数据块,最近360h内的车辆累计行驶里程数据块等14种数据的格式; 4) 定义了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共有上传的10个指令下载的4个指令。 四 数据分析软件 具有原始数据读取、查询、统计、图表生成、参数设置、操作权限管理等功能。 读取原始数据后,数据分析软件应能生成至少如下图表: 1) 事故疑点数据曲线图; 2) 一般行驶速度记录曲线图; 3) 数据列表。 II 五 外观、 电气性能应符合的具体要求, 试验方法和 检验规则 大多可以做,其中以下要注意: 1) 温度范围-40- 85℃ 2) 电压范围3 种,12V(9-16),24V(18-32),36V(27-48),并有耐高压和耐极性反接试验的要求; 3) 外观大小没有具体要求,安装不应影响汽车的结构强度、电气安全性能和记录仪使用、维修、校准的即可。 III 目 次 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