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 总线标准及几种常见的RS-485 接口电路介绍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RS-485 总线标准,以及比较几种常见的RS-485 电路,并重点介绍美国模拟器公司(ADI)最新量产的具备±15 kV ESD保护功能的完全集成式隔离数据收发器ADM2582E/ADM2587E,一个集成隔离DC/DC 电源,适合用于多点传输线路上的高速通信应用的数据收发器。 1.引言 随着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工业控制、电力通讯、智能仪表等领域中,也常常使用简便易用的串行通讯方式作为数据交换的手段。但是,在工业控制等环境中,常会有电气噪声干扰传输线路,使用RS-232 通讯时经常因外界的电气干扰而导致信号传输错误;另外,RS-232 通讯的最大传输距离在不增加缓冲器的情况下只可以达到15 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RS-485 标准通常被用作为一种相对经济、具有相当高噪声抑制、相对高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远、宽共模范围的通信平台。 RS-485 标准采用平衡式发送,差分式接收的数据收发器来驱动总线。因为RS-485 的远距离、多节点( 256 个) 以及传输线成本低的特性,是 EIA RS-485称为工业应用中数据传输的首选标准。ADI 公司的ADM2582E/ADM2587E 器件针对均衡的传输线路而设计,符合ANSI/TIA/EIA RS-485-A-98 和 ISO 8482:1987(E)标准。它采用ADI 公司的iCoupler®技术,在单个封装内集成了一个三通道隔离器、一个三态差分线路驱动器、一个差分输入接收机和一个isoPower DC/DC 转换器。该器件采用5V 或 3.3V 单电源供电,从而实现了完全隔离的RS-485 解决方案。 2. RS-485 标准介绍 电子工业协会(EIA)于1983 年制订并发布RS-485 标准,并经通讯工业协会(TIA)修订后命名为TIA/EIA-485-A, 习惯地称之为RS-485 标准。RS-485 标准是为弥补RS-232 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等缺点而产生的。RS-485 标准只规定了平衡发送器和接收器的电特性,而没有规定接插件、传输电缆和应用层通信协议。RS-485 标准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Differential Driver Mode),也称作平衡传输,RS-485 标准的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19 米。通常,RS-485 网络采用平衡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这里尤为注意并不是所有的RS-485 收发器都能够支持高达10Mbps 的通讯速率。如果采用光电隔离方式,则通讯速率一般还会受到光电隔离器件响应速度的限制。 3. 几种典型的RS485 电路设计 (1)、传统的RS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