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荡秋千》范文3 篇 教案《荡秋千》范文1 成都市武侯区金童幼稚园 分享阅读《荡秋千》 第一阶段教学 教师:袁金梅2012 年11 月 活动目标: 1.能关注画面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发展细节观察能力。 2.能大胆地表达表现,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今天严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小朋友们想看吗?“想看。” 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阅读这本书,好吗?“好。” 二、图画阅读 我们先来看大书的第一页:(遮挡鳄鱼)在图画中,你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 树上有几只猴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四只猴子) 它们在干什么?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鳄鱼)鳄鱼想要做什么呢?(幼儿思考后做出回答) 第二页:现在树上还剩下几只猴子呢?我们一起来数数吧。教 案 《 荡 秋 千 》 范 文 3篇 --第 1页教 案 《 荡 秋 千 》 范 文 3篇 --第 1页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第三页:鳄鱼现在又想干什么呢?猴子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 第四页:现在树上还剩下几只猴子呢?我们一起来数数。现在猴子的动作有什么变化? 鳄鱼又在干什么呢? 第五页:鳄鱼这次又到了什么地方?猴子的动作和表情怎么样? 第六页:现在树上还剩下几只猴子呢?这只猴子在想什么呢?鳄鱼在想什么呢? 你看到它头上的小火苗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七页:现在鳄鱼的动作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 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动作吧!这只猴子会被鳄鱼吃掉吗? 第八页:鳄鱼现在怎么样了?请你来说说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鳄鱼呢? 最后再回到封面:这是一个关于猴子和鳄鱼的故事,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荡秋千》。 教师带领幼儿指读大书的题目(荡秋千)。 故事中是谁在荡秋千,猴子在荡秋千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三、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请幼儿认真地倾听。 四、活动结束。 教 案 《 荡 秋 千 》 范 文 3篇 --第 2页教 案 《 荡 秋 千 》 范 文 3篇 --第 2页 教案《荡秋千》范文2 《荡秋千》 教学目标: 1、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 2、生动地演唱歌曲,富有表现力的演唱。 3、用歌声展示孩子们的童心、童趣。 教材分析 《荡秋千》是一首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反映仡佬族儿童生活情景的童谣,结构方整而短小。可以把它看着是一首三乐句结构的对称性极强的单二部曲式。除第二部分的首句与第一部分的首句同尾换头外,其余二个乐句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