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始终业界关注的话题,以大庆为代表的水驱、聚驱采收率技术,创造了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石油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又形成了新水驱、蒸汽驱、SAGD、三元复合驱、火驱、CO2驱等战略性、前瞻性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为中国老油田继续提高采收率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各类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各种选择,也是中国提高采收率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一、水驱(超前注水技术) 超前注水技术是长庆油田原创技术,是水驱采收率技术的最新表现形式。其背景是:针对储层压力系数低、地饱压差小、启动压差大、低渗透、特低渗透资源等特点,长庆油田特低渗透开发,通过长期的实践,受“污水回灌现象”的启示,首次创新性的提出和研发了“超前注水”理论与技术。“超前注水”技术是特低渗透油田最具影响力的的核心技术。 超前注水技术的基本概念。注水井在采油井投产前3 个月或半年而提前投注,使原始地层压力保持在110%—120%之间,称之为超前注水。其做法是“先注后采”,也就是说“先钻注水井,后钻采油井。基本原理是:(1)增加驱替压力梯度, 减少启动压力影响;(2)有效防止原油性质的改变, 保证渗流畅通;(3)中 国 的 驱 油 技 术 --第 1页中 国 的 驱 油 技 术 --第 1页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4)降低油井初期含水;(5)降低油田产量递减率。 应用效果。长庆油田从1995 年开始,在安塞、靖安、绥靖、西峰、南梁、姬塬等油田实施超前注水,初期平均单井产油量达到5.42 t/d, 比相邻区域非超前注水区油井初期产能提高1.35t/d ,平均单井产量比同步或滞后注水区提高了20~30%,效果十分明显。 西峰油田通过整体超前注水, 降低了油田的综合递减率。长庆西峰油田白马区2002 年至2003 年产能建设井的综合递减率分别为8.5% 和5.0% , 而三叠系其他非超前注水区近4 年的产能建设综合递减率为14.2%。由于在长庆西峰油田超前注水区建立了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 初期单井产量提高1~2t/d, 而且产量相对稳定。 超前注水技术的重大意义是:(1)解决了“低渗透”储层“低压”问题(世界性难题);(2)解决了低渗透油田投产后采油、采液指数下降的难题(世界性难题);(3)使低渗透油田从投产之时就保持原始地层压力的平衡;(4)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提高单井产量;(5)避免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储层物性变差。 中 国 的 驱 油 技 术 --第 2页中 国 的 驱 油 技 术 --第 2页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