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系列文库——白芥子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白芥子”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中 药 知 识 文 库 : 白 芥 子 --第 1页中 药 知 识 文 库 : 白 芥 子 --第 1页白芥子【概况】: 异名 蜀芥、胡芥(《纲目》),(《蜀本草》),白芥(《开宝本草》),芥子(《中药志》)。基源 为十字花科白芥属植物白芥子的干燥种子。白芥属全世界约10种,中国只有1栽培种。原植物 白芥Sinapis alba L. [Brassica hirta Maench;B.alba(L.)Boiss.] 历史 本品始载于《唐本草》,列于芥条下,云:“又有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梁米,甚辛美,从戎中来。”《蜀本草》中亦有本品的记载,但直至《开宝本草》始将白芥从芥中独立成条,又名胡芥,蜀芥。在《纲目》中亦载有“其种来自胡戎,而盛于蜀,故名”。但《植物名实图考》中却仍将其归入芥条中,考证以上诸家所述,即今白芥。形态 一或二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被散生白毛,高50~120cm,具纵棱,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质薄;具叶柄,长3~10mm;茎基部叶中 药 知 识 文 库 : 白 芥 子 --第 2页中 药 知 识 文 库 : 白 芥 子 --第 2页大,呈羽状分裂或近全裂,宽椭圆形或卵圆形,长5~15cm,宽2~4cm,顶裂片大,具侧裂片1~3对,边缘具疏齿;基生叶具短柄,较少,茎上部叶裂片数渐减少。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4,绿色,披针形或长圆形,无毛或稍有毛,边缘膜质,直立,长4~5mm,宽1.5~1.8mm,花瓣4,乳黄色,宽卵形,长8~10mm,宽2.5~3mm,基部具长约5mm的爪;雄蕊6,4长2短,花丝线形,花药长椭圆形,基着;雌蕊1,子房长柱形,密被白色长刺毛。长角果圆柱形,密被白色硬刺毛,长2~2.5cm,果瓣在种子间缢缩呈念珠状,角果顶端具扁平剑形的喙,长1.2~1.5cm,无毛或具疏柔毛,每室有种子2~3枚;果梗粗线形,在果轴上水平状着生。种子淡黄色,近球形,直径2~2.5mm。花期4~6月,果期6~7月。(图见《中国药用植物志》.第9册.114页.445图) 生境与分布 原产欧洲。辽宁、山西、山东、安徽、新疆、四川、云南均有栽培。。【生药】: 栽培 宜温暖湿润气候,适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 的壤 土 种植。用种子繁 殖 ,于10月上、中旬 播 种,播 前 需 将 种子浸泡 于15% 的盐 水中20分钟 后 捞 出 ,用草 木 灰 拌 种后 条中 药 知 识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