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陕西省平利县板栗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平利县板栗基地建设1.1.2 主管单位平利县林业局1.1.3 组织实施单位平利县林业局1.1.4 项目建设单位平利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1.1.5 项目性质低产改造嫁接板栗1.1.6 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 3 年(2012 年—— 2014 年)1.1.7 项目规模低产改造嫁接板栗良种示范基地10 万亩1.1.8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在平利县城关镇、长安镇、兴隆镇、洛河镇、三阳镇、兴隆镇、广佛镇、老县镇、西河乡、女娲山乡以安栗一号、安栗二号板栗良种为主的板栗嫁接示范基地10 万亩(低产改造 5 万亩),其中:城关镇1 万亩、长安镇 1 万亩、兴隆镇 1 万亩、洛河镇 1 万亩、三阳镇 1 万亩、兴隆镇 1 万亩、广佛镇 1 万亩、老县镇 1 万亩、西河乡 1 万亩、女娲山乡1 万亩。2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 1项目背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陕南要突破发展、要充分发挥陕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生物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的思路”。 平利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充分发挥林业在实现绿色产业突破发展中的作用.把板栗基地建设作为我县林业产业建设的骨干项目之一, 以此来建设绿色平利,加快平利经济发展, 实现我县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平利地处全国板栗分布的中心地带,境内板栗资源丰富,品种多样。90 年代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板栗生产列入平利县财源建设的骨干项目,先后推广嫁接了“安栗一号、安栗二号”两个板栗优良品种,并先后在平利县城周边 8 个乡镇推广,累计推广嫁接面积3 余万亩,年产板栗60 余万公斤,年产值达 360 万元。板栗已成为平利县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之一。2. 2项目建设必要性板栗是我国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栗实营养丰富,甘美适口,既可炒食,又可加工成系列产品。平利地处全国板栗最佳适生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板栗,不仅对调整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人口多,耕地相对较少的平利,发展木本粮食板栗,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是,平利嫁接板栗生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管理水平不高,重嫁接轻管理现象比较突出,单产低, 效益3 差。二是贮藏保鲜能力不足,特别是板栗加工及系列食品开发还是空白,与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