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式沉淀池工作原理平流式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平流式沉淀池应用很广, 特别是在采用地面水源的电厂中常被采用。一、平流池的结构平流式 蜂窝斜管填料沉淀池为矩形水池,基本组成如图3-5 所示。上部为沉淀区, 下部为污泥区,池前部有进水区,池后部有出水区。添加混凝剂后的原水流入沉淀池,沿进水区整个截面均匀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沉积的污泥连续或定期排出池外。1.进水区通过混凝处理后的水先进入沉淀池的进水区,进水区内设有配水渠和穿孔墙, 如图 3-6所示。配水渠墙上配水孔的作用是使进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池子的宽度上,穿孔墙的作用是让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池子的断面上。为了保证穿孔墙的均匀布水作用,穿孔墙的开孔率应为断面面积的6%-8% ,孔径为 125mm左右。配水孔沿水流方向做成喇叭状,孔口流速在 0.2-0.3m/s 以内,最上一排孔淹没在水面下 12-15cm 处,最下一排孔距污泥区以上 0.3-0.5m 处,以免将已沉降的污泥再冲起来。2.沉淀区沉淀区是沉淀池的核心,作用是完成固体颗粒与水的分离。在沉淀区固体颗粒以水平流速-v 和沉降速度 u 的合成速度, 一边向前行进一边向下沉降。3.出水区出水区的作用是均匀收集经斜管填料沉淀区沉降后的出水,使其进入出水渠后流出池外。为保证在整个沉淀池宽度上均匀集水和不让水流将已沉到池底的悬浮固体带出池外,必须合理设计出水渠的进水结构。 图 3-7给出三种结构。图3-7(a)为溢流堰式,这种形式结构简单,但堰顶必须水平才能保证出水均匀。图 3-7(b)为锯齿三角堰式,为保证整个堰口的流量相等,锯齿堰应该用薄壁材料制作,堰顶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图 3-7(c)为淹没孔口式,在出水渠内墙上均匀布孔,保证每个小孔流量相等。4.存泥区和排泥措施沉淀池排泥方式有静水压力斗形底排泥和机械排泥等。①静水压力法。利用池内的静水位,将污泥排出池外,见图 3-8。排泥管 1 插入污泥斗,上端伸出水面与大气相通。 静水压力 H(m) 。为了使池底污泥能滑入污泥斗,池底有i=0.01-0.02 的坡度,也可采用多斗式平流沉淀池,以减小深度,见图3-9。②机械排泥法。链带式刮泥机见图3-10,链带装有刮板,沿池底缓慢移动,速度 1m/min ,把沉泥级级推入污泥斗,当链带刮板转到水面时,又可将浮渣推向流出挡板处的浮渣槽。行走小车刮泥装置见图3-11,小车沿池壁顶的导轨往返行走,刮板将沉泥刮入污泥斗,浮渣刮入浮渣槽。由于整套刮泥机都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