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政思想溯源 德治思想源于“礼乐崩塌”的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为儒家之孔孟,其政治思想的根源来源于孔孟对社会生活以及精神层面的批判和反思。历史所传承的孔孟思想,首先是以周朝敬德爱民的理论作为先导,礼崩乐坏的现实生活是孔孟对社会思想进行直接性的反思和辩证的根源,这种思想发展模式是大部分思想家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带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性反思。 德政思想是对社会的反思,是带有理想性质的修己教人,是一个需要高度人格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状态,德政又是一种儒家性的治国方略,包括以“礼”为基础的社会状态,完善的社会制度以及精神境界。但是德政并不是一纸空谈,是以周朝爱民思想为基础建立的带有历史传承性的理想社会体系,是以具体实践形式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模式,比如“复礼”“举贤”“富民”等等,是儒家思想文化所独有的入世精神的体现。 儒家德治思想不同于道家的无为而治,从思想基础上避免了消极避世思想的出现,是人民治理天下的思想方略。是人积 极改 变 社会现实,完美 实现自身价 值 的思想体系。某 种程 度上讲 是积 极入世思想的再 现,激 发了人民积 极参 与 社会政治的热 性,实现了社会的进步 。相对于法 家的“法 术 势 ”思想,从思想上提 升 了全 员 基本 素 质,以“礼”的思想模式弱 化了国家机 器 的工 具性,从思想根源设 定 了人为根本 目 的体系,关 注 了人的根本 存 在 。从“仁 ”的角 度上惠 民,致 力 于思想深 处的改 变 ,构 想了一个极具道德以及基本 素 质的社会状态。 儒家德治思想对于社会性的东 西 思考 很 多 ,对中 国的统 治体系影响 甚 大,是后 来学 术 大家和统 治者 治国理论体系的本 源,在 中 国影 响深 远 。我 们 需要从儒家德治思想中 实践,从根源上发挥 德治思想“德”的作用 ,实现“中 国梦 ”。 自从汉 武 帝 “独尊 儒术 ”治国方略构 建成 型 以后 ,儒家思想成 为中儒 家 德 政 思 想 溯 源 --第 1页儒 家 德 政 思 想 溯 源 --第 1页国历代王朝的政治哲学,虽然经历了很多具体学说的理论深造,比如说魏晋玄学以及宋明理学,但是儒家德治思想始终是各种思想理论的基础核心,以德政爱民为本,从礼治教化入手,使中国拥有灿烂的文明。清朝的政治腐败,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失去文化的优越感,开始以救国图存为己任走向西学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