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资金管理几点思考一、引言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中的阵痛决定了中国正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对地质勘查行业造成了较深的影响,政府和市场项目投入逐年减少,地勘市场持续遇冷。又因为地勘单位经营理念不新、管理体制僵化、管理层级多、项目垫资比例大等特点,面临着资金分散、应收款回笼周期常、现金流严重不足等问题。资金是一个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如何管理资金,发挥资金规模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尤为重要。二、地勘单位资金来源和管理存在问题(一)来源。(1)地勘工作财政预算拨款;(2)地勘项目专项资金;(3)自有资金;(4)对外创收。(二)存在问题。(1)主管局资金调控能力弱化,资金管理难以优化大多数地勘局资金由下属单位独立管理,但又由于地勘单位地域分布广、经营种类多、部门人员构成复杂等原因,造成了单位之间资金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发展较不均衡。比如有的单位发展势头不错资金较为充裕,有的单位发展困难资金相对紧张,主管局却难以对各局属单位资金进行调控。这种情况也导致整个地勘局经济效益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融资能力不强。(2)财务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理念不新;部分职工责任心不强地勘单位因为历史发展原因,财务人员年龄两极分化,新老交替断档。老职工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不主动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新职工工作阅历较少,业务能力有限。部分财务人员非专业出身,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地勘单位目前关注或停留在会计核算上较多,思考和运用管理手段较少,弱化了管理会计的功能。个别人缺少敬业精神,不遵守财经纪律,资金管理全过程中,随意付款、不及时收款,不在乎催款,不履职不担当,没有责任心。(3)备用金、现金、银行账户管理粗放备用金核算模式管理存在多笔大额支付、年末清算费用报销跨期、集中报销冲账等。一些单位在投标保证金、购置油料、运费、汽车修理、工程款收付、项目评审、物资采购、缴纳税款、临时工工资、职工公积金提取、职工借款、第1页共4页费用报销等方面仍存在大额使用现金现象。资金管理存在长期持有外币没有兑换、对公业务通过私人账户结算、呆滞银行账户等现象。(4)现金流不足,应收款金额较大地勘项目本身就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回款周期常等特点。特别是近几年国民经济回升乏力,能源需求下降,投资减少,新上项目大都是“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垫资施工已是普遍现象,项目结束由于业主投资不到位,工程款回收一拖再拖非常缓慢,项目干的越多占压资金越多,加之银行贷款条件苛刻融资困难,造成流动资金短缺,无法实现良性循环。(5)资金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绩效评价机制资金预算编制需要各个部门通力配合,但往往都是资金编制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有效沟通。要么是资金使用部门仅考虑部门需求,而忽略资金编制的合规性和可行性,财务部门仅充当“二传手”予以上报,不核实预算资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要么是资金需求部门不管不问,资金预算全由财务部门根据经验和比葫芦画瓢“闭门造车”而成。这种情况往往造成资金使用时要么预算难以执行,要么预算不足。地勘单位往往注重的是产值、利润等经济指标,而忽略资金的使用效益、效率和效果,缺少对资金使用的科学有效评价,决策层难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掌握,而影响单位的长远发展计划。三、加强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的策略(一)创新试行,探索资金管理模式。主管局以调研兄弟地勘单位资金管理模式和课题研究等方式积极探索资金管理方法和模式,在局属单位中大胆创新试行、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地勘局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和发展保障。(二)选拔财经后备人才,更新管理理念;树立职工责任意识。首先要把好进人关,公开选拔财经后备人才,采取轮岗交流、内部挂职、课题研究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对后备人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有计划的培养锻炼,促进后备人才长见识、拓视野、增阅历,为地勘事业转型发展和高质量管理服务。其次要做好传帮带,老同志、业务熟练同志多带带刚参加工作的同志。第三要加强在岗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要结合我们行业的实际,包括财经法规制度、勘探生产工艺流程等知识的培训。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