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护理缺陷管理制度一、护理缺陷的定义及分类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出现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护理缺陷包括护理事故及差错。(1)护理事故护理事故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分为四级。(2)护理差错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技术原因而发生的,未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或虽有不良后果但未构成事故的差错。护理差错分严重差错和一般差错。严重护理差错是指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发生的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但未构成护理事故的差错。一般差错是指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发生的未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的差错。二、护理缺陷防范措施(1)加强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意识;(2)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3)加强专业理论技术培训;(4)建立与完善护理安全监控机制,即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把好物品采购关,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事前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超”(即预查、预想、预防,抓易出差错的人、时间、环节、部门,超前教育、超前监督);(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6)严格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及时上报、登记、讨论及分析;(7)实行护理缺陷管理与奖惩挂钩的原则,奖优罚劣,责任到人。三、护理缺陷的处理(1)护理事故的处理处理护理事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分明,处理恰当。① 护理事故的处理程序a、凡发生护理事故,当事人应立即向科室护士长及科室领导报告,护士长应随即向护理部报告,护理部应随即向主管院长报告。b、指派专人妥善保管有关的各种原始资料及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因输液、输血、注射、服药等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对现场的物品临时封存保留,以备检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c、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② 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对发生事故的责任人,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2)护理差错的处理1、发生护理差错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及科室领导,凡属严重护理差错,科室应于 24 小时内报高护理部。2、护理单元应于一周内组织护理人员对发生差错的原因及性质进行仔细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对暂不能定性的问题,应填写《护理差错、事故呈报表》,一周内报护理部。3、护理部应根据科室报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