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代理商的生存空间究竟在哪里? 随着全球刀具制造商越来越看好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不断升高,刀具代理商承受的压力也日甚一日,几乎可以肯定,随着经济、信息的不断发展,刀具代理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压力下,很多刀具代理商都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思考:刀具代理商的生存空间究竟在哪里? 针对这个话题,本刊采访了两家刀具代理公司:上海联创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上海尚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立”)。其中联创早在20世纪 90年代初即创业,有15年以上的发展历程,不仅分别代理各大公司的产品,而且具备为用户成套供应的能力,称得上刀具代理企业第一阵营的代表;尚立是 1994年创业的,这一时期国内刀具行业在发展,但速度不快,敢于进入的企业属于有战略眼光的一代,尚立称得上刀具代理企业第二阵营的代表。 身在全球刀具制造商扎堆的上海,上海的刀具代理商对于压力的感觉显然会更强烈些,对于生存空间的思考也就会更为深刻。 怎么看刀具制造商与代理商之间的关系,制造商与代理商的合作趋势如何? 联创:和日常消费品不同,刀具是专有技术,更适合直销。对于中国刀具市场,发展的趋势显示:大品牌的刀具制造商一定会自己来做这个市场,因为这个市场非常诱人,代理则只会占比较小的比重。事实显示,自 2000年以来,国际知名的刀具品牌如欧士机、黛杰、东芝泰柯洛、玛帕等都分别在中国成立办事处或销售公司,而山特维克、肯纳则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开设工厂。对于中小的刀具制造商,因为营销成本很高,资金等实力可能不够充足,因此他们用代理商做销售会更多些。 那么对于大品牌的制造商而言,既然来到中国市场,大客户一定会自己来做,留给代理商的只能是中小客户群,但是中小客户的管理成本显然要高一些。如果代理商要留住大客户,必须要提供比制造商更好的服务。 这是刀具代理发展的趋势,并且这个趋势变成现实应该为时不远。从这个趋势看,代理商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受到挤压。 尚立:首先肯定的一点是制造商是离不开代理商的,任何一家制造商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直销。一是因为中国的市场这样庞大,没有一家制造商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覆盖这么大的市场,二是直接控制终端,制造商承担的风险很高,尤其是开辟一个新市场,找代理商来做,代理商会分担很多风险,而且代理商的忠诚度很高,代理商要兼顾制造商的需要,比如对某个行业市场的需要,对某个地区市场的需要,制造商如果做直销,将直接面对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