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6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 考 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 和结 构 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 过改 变溶液 的离子强 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 中H+浓 度的大小 对弱 酸、多元 酸或难 溶酸离解平 衡 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 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 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 酸或多元 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 溶酸( 如硅 酸、钨 酸) 以及 与有机 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 很 显 著 。除 沉淀是难 溶酸外 ,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 往 随 着 溶液 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 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 象 。因为溶解是一吸 热 过程,所以绝 大多数 沉淀的溶解度岁 温度的升 高 而增大。同一沉淀,在相同质量时,颗粒 越 小 ,沉淀结 构 越 不稳 定,其溶解度越 大,反之亦 反。综 上 所述 ,在进行沉淀反应时,对无 配位反应的强 酸盐沉淀,应主要考虑共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弱 酸盐或难 溶酸盐,多数 情况应主要考虑酸效应,在有配位反应,尤 其在能形成较 稳 定的配合 物,而沉淀的溶解度又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