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 2、调神汤(亦名柴膏汤) 【组成】 小柴胡汤加石膏30 克、牡蛎30 克、桂枝10 克、车前子30 克、大黄5 克 【适应证】 阳亢气滞类病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癔病、精神分裂症及美尼耳氏综合症等。 【临床指征】 脉学上常提到“舍证从脉”的问题。而本证则是其例之一,临床上不论遇到的症状多么复杂,只要有聚关脉并上鱼际脉者,即可舍证从脉,使用调神汤治疗。 聚关脉:是寸关尺三部脉都集聚于关部,即独关脉显现有力,而寸尺脉弱或不见者之谓。此脉乃情志长期不舒,气久郁滞所致,非二三年不成。此脉不见于脉书,是临床多年摸索出来的。 聚关脉类似于短脉,多是阴阳失调,气郁之候。如《素问?脉要精微论》 所说 “短则气病。”又 《脉说 》 云 :“有过 于悲 哀 之人 ,其脉多短者,于此可占 气之病矣 。“(《中 国 医 学大成》 本《脉说 》 下 册 第 67 页 ) 上鱼际脉:医 籍 里 有所论述 ,但 均 未 详 细 其证治。本脉的特 征,是脉过 寸部而达 腕 之横 纹 上,甚 至 上溢 于掌 之大鱼际肌 。轻 则切 之跳 动 ,甚 则可望 见搏 动 。此脉从历 代 描 述 ,认为 是阴阳失调,情志激 昂 ,气亢所致。 《灵 枢 ?脉度 篇 》 说 :“阴气太 盛 则阳气不能荣 也 ,故 曰 关。阳气太 盛 ,则阴气不能荣也 ,故 曰 格 。阴阳俱 盛 ,不得 相 荣 ,故 曰 关格 。” 《难 经?三难 》 滑 寿 释 曰 :“阴气太 盛 ,则阳气不得 相 营 也 ,以 阳气不得 营 于阴,阴遂上出而溢 于鱼际之分为 外 关内 格 也 ,外 关内 格 ,谓阳外 闭 而不下 ,阴从而内 出以 格 拒 之,此阴乘 阳位 之脉也 。”《三难 》 又 曰 :“脉有太 过 有不及,有阴阳相 乘 ,有覆 有溢 ,有关有格 ,何谓也 ? 然 关之前者,阳之动 也 ,脉当 九 分而浮 ,过 者,法 曰 太 过 ,减 者,法 曰 不及,遂 上鱼为 溢 ,为 外 关内 格 ,此阴乘 之脉也 。” 清 代 冯 兆 张 《锦 囊 秘 录 ?脉诀 》 云 :“上鱼者,脉上于鱼际者。世 人 常有此脉,脉同 病异 ,不可以 一例论也 ,有两 手 上鱼者,有一手 上鱼者。若 平 人 神色 充 实 而有此脉者,此天 禀之厚 ,元 神充 满 上溢 于鱼也 ,其人 必 寿 。若 人 素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