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从个人卫生做起从个人卫生做起目前正值春夏交际,气温逐渐升高时,为肠道病毒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生。4-7月份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尤其在幼托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易造成本病的流行。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科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染源: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传染途径有哪些?•1.密切接触: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牙杯、•食具、奶具、玩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2.飞沫传播:患者咽喉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3.经水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1、急性起病,发热。•2、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都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出现。个人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手足口病15字诀:•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教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吃熟食。喝开水,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勤通风。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要保持居室、教室良好通风。晒太阳。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晒衣被,让孩子休息好,适当地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防控措施•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洁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教育指导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口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