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人物简评引入先秦最后的儒家大师——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
当仁,不让于师导语: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
王何必曰利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
《王好战,请以战喻》人物简评引入儒家亚圣——孟子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他主要活动于旧中国时的梁惠王、齐宣王时代,是...
王好战,请以战喻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把握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2、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二)能力训练点1.了解中国古...
尊生【教学目标】1.筛选重要语句,探究文章主旨。2.能以《尊生》为论据,对相关社会现象进行评论。3.强化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意识。【教学...
尊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能翻译重点语句,能疏通文章大意。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探讨庄子“尊生”思想3....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目标1、布置学生预习选文,掌握词义,积累词语。2、引导学生分析选文,了解孔子“学”的内涵,进而了解孔子的思想...
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人物简评引入:法家的创始人—韩非韩非,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是韩国的公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周报王三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把握孔子张扬的“义”这种价值取向,思考这种价值取向的现代价值。【教学重难点】1.主要是讲...
兼爱【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2、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3、...
有无相生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相关文言词汇。2.理解老子“有无相生”辩证关系,进而理解老子在3、4、5、6则中所表述的有与无的转...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句的准确含义,辨析词类活用和特殊的句式特点、加强文言知识积累;2、了解三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要点:学习表现孔子生存智慧的选文,讨论并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1、重点:学习有关语言知识,除第6、10、11...
第二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案教学重点、难点1.主要是讲授第1则选文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个故事。2.引导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鉴赏9、13则选文。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力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孔子对“仁”的观点。情感目标体会《论...
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时间:星期:【教学主题】《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目标】【知识梳理】【典型例题】诵读...
东海之大乐【设计理念】教材分析《东海之大乐》是《庄子》中的一篇寓言,主要通过河伯、海神若的表现和对话,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目标】熟读课文,背诵第1、3、6、7、8、9、11、12则,提升古典文化修养。【能力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