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语文教师北大网络学院的培训。我也很想通过这次机会和老师大家交流,向大家学习。按照计划,我先讲讲关于阅读和语文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一些情况。再具体讲讲协作教学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我先讲语文课改的情况。主要想帮助大家对正在进行的全国课改有一定的了解,从观念上解决一些共同性的问题。这次课改是建国以来第 8 次,这次规模最大,持续的时间最长,社会影响也最大。小学和初中它的课改已经施行了差不多十多年。高中的课改试验也有 7 年了,情况如何呢,有成就,成就不小,但是举步维艰,多少带一点理想主义的味道,甚至有一定悲壮的味道。所以说为什么要课改,是不是有些领导拍脑袋做出的决定,是不是某些人的征集工程呢,不是的,这次课改实际上是逼出来的。在 1996 年— 1997 年教育部曾经组织过一次涉及9 个省的义务教育的调查,现在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时十多年前接受调查的情况。看看这些问题是否解决。当时调查认为存在 6 大问题,一个是教育的培养方式和青少年的成长的规律,时代的需求不适应。第二个是品德教育,针对性不强,效果很差。第三是课程烦难偏旧,结构单一。第四是课程各个学科体制之间相互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成就。比如说物理、化学、语文、数学之间没有联系。第五个问题是忠告和高考的指挥棒,老师搞题海战术,学生死记硬背,负担越来越重。第六个问题,课程的评价偏重考试,偏重学业成绩的甄别、选拔的功能。本来一个评价应该是多个层面的、多个方面的,现在变成就是考试了。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青少年健康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过门打开以后,看到了国外的情况,有了比较,大家越发的感到我们的教育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这是十五年前调查的结果,现在问题有没有解决呢?没有解决。说明不搞课改没有出路。前面说的 6 大问题是比较具体的,有个总体来估价。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幼儿园。现在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是两大弊端。或者说我们的教育的重症,一个是不讲差异。不充实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因材施教,所有的学生就变成一个机器,一个模子里面的标准件,教育成了及其,批量生产,创造力当然就是衰退。第二重症就是教育的近计划。本来教育的含义是要让人心智得到健全的发展,本意是要让人更加信服。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让人信服吗?这个过程对的身心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利的。所以为了国家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搞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