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产生背景(条件)理论的假设(前提)1 早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工业革命带来工人和组织的配合问题、劳资纠纷问题“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查尔斯·巴贝奇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劳资矛盾突出劳动分工制度成熟罗伯特·欧文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激化通过人事管理,能探索对劳资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制度亨利·瓦农·普尔 (同上)人、系统和管理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2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周期型经济危机发,使得企业面临危机。1.通过科学管理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劳资双方获利;2.对工人的基本假定是“经济人”;3.单个人可以取得最大效率3 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周期型经济危机发,使得企业面临危机。(与泰勒同时代)协调组织内部各项活动有利于提高整个组织的生产效率4组织管理理论马克思·韦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的关键时期1.传统的自觉和裙带关系的管理方式不公平且造成人力资源巨大浪费;2.管理能促进公平,提高效率5人际关系学说乔治·埃尔顿·梅奥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历着经济危机和萧条职工是“社会人”,有社会心理追求6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赫茨伯格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经济处于恢复发展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经济处于恢复发展状态麦格雷戈、乔伊·洛尔施等(同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技术革命带来一系列变革7管理过程理论詹姆斯·穆尼;拉尔夫·戴维斯;哈罗德·孔茨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技术革命带来一系列变革管理是过程8群体行为学派克里斯·阿吉里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习基础。9经验主义学派欧内斯特·戴尔,艾尔弗雷德·斯隆20世纪初,大企业发展,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对管理者的个别情况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10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詹姆斯·马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不断地发展,这种企业不仅经济规模庞大,而且管理十分复杂。同时,这些大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超越了国界,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