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普通纪念币的发展历史 一、精制普通纪念币的悠久历史 要想全面地、深入地了解精制普通纪念币(以下简称“精制币”),就必须了解精制币的发展历史。精制币的发展历史是与普通纪念币普制币(以下简称“普制币”)的发展是一脉相连,相辅相成的,是伴随着普制币的发行而发行的。自第一套普通纪念币(1984年的国庆 35周年纪念币)发行的时候精制币就同时诞生了,普通纪念币的发展史就是精制币的发展史。精制币的发展历史是比较长的,已经有 26年了,并且将随着普通纪念币的发行一直延续下去。 目前,从市场上看,仅有 2、3个品种(六运会、广西、宁夏)没有发现精制币的身影,其它的普制币都有与其想对应的精制币存在。同时,精制币作为普通纪念币版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是被市场和收藏者所认可和接受了。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宣传和普及,精制币已经可以独立于普制币之外,成为一个单独的收藏板块而存在了,并且以渐渐成为整个普通纪念币版块的高断板块和贵族品种,将影响和带动普通纪念币整体走强,这个趋势在 2005年 7、8月份的行情中、2010年正在开展的行情中已经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发展,精制币将在整个普通纪念币版块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精制币发展的阶段 从1984到现在,精制币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3个阶段。试验初始阶段(1984——1996年)、普及起步阶段(1996——2005年)、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现在) 第一阶段:精制币的试验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是 1984——1996年。这个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精制币的状况是处于制作的试验阶段。主要是受设备及技术的限制,精制币的出品率不是很高,技术还不完善,币的品质也各不相同。具体体现在精制币的发行并不规范,发行品种不确定,发行量不固定,制作工艺不成熟。 首先,初期精制币的发行不是非常的严密,没有明确数字记载和规范的证书说明,每个品种的制作数量不固定,随意性较强。如有的品种发行量是10万,有的是2万,有的是5千,有的品种根本就没有准确的统计,等等。 其次,早期品种的外包装模式不一致。有木盒装的、有塑料盒装的,有封式的,有卡式的等等,都不相同。有的一个品种有2、3种包装模式,甚至更多,显得非常的凌乱。发行的说明也极其的不规范,有的连精制币的字样都没有体现,更不要说证书和编号了。 第三,精制币的铸造工艺也不相同。有的精制币制造工艺粗糙,如毛泽东,与普制币的工艺水平差不多。有的精制币严格意义上属于半精制,如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