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ppt1CMA/CNAS质量体系文件一般编写规则及模板实例解读整理ppt2管理体系文件通常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附件(规章制度、质量计划、标准规范、外来文件等)。A层质量手册B层程序文件C层作业指导书D层记录表格和附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整理ppt3一、关于质量手册1.封面(1)发放版的编写、审核、批准人签名可以只有正体签名,建议档案版同时具有正体和手写体签名。(2)建议文件编号:xxSC—20182.手册(1)建议按照批准页、发放控制页、修订页、公正性声明、目录、正文、附件索引的顺序编排。(2)考虑到手册的篇幅和工整性,建议将所有系统文件涉及的附件专门装订《质量管理体系附件ZYFJ-2018》,此处的“附件索引”只指明附件名称、文件号和所处位置,便于调阅。(3)一般对照《评审准则》各要素的要求分章分条撰写,并涵盖所有要素。整理ppt4(4)每条一般按照“目的范围”、“负责和参与部门”“达到要素要求所规定的程序”“开展活动的时机、地点及资源保证”“支持文件”等五个层次撰写。(5)对某一具体要素的描述,应在对应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摘要形成,只做原则性、直接描述,可用“如下图”“如下表”等,建议不要出现“见附图××”“见附件××”“见附表××”等。只涉及岗位名称不涉及具体人的名字。(6)在最后一层“支持文件”里可分别文件名和文件编号的形式列出本要素涉及到的“程序文件”和其他必要的下层文件。整理ppt5二、关于程序文件1.封面建议“程序文件(汇编)”赋予独立的文件号(如:ZYCX—2018),便于检索,区别于各个程序文件的文件号。建议最好按照《评审准则》章节顺序编排程序文件号,增加发放控制页、修订页,目录中指明对应《准则》的章节。整理ppt62.内容(1)程序文件是系统规定质量活动方法和要求的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文件,管理体系中每个要素一般都要形成书面程序文件。(2)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某一要素的具体化,所有描述不应与质量手册矛盾,是编制质量手册的基础。(3)程序文件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表等形式描述,但一般不应涉及纯技术性细节,需要时可引用作业指导书。(4)一个单位的程序文件应有统一格式,在程序文件文头标明每个程序文件对应的《评审准则》章节,便于与《评审准则》活页对照。整理ppt7(5)程序文件一般按照目的、范围、职责、工作流程、程序要点、相关文件记录等六部分编写。(6)制定程序文件目的:保证质量活动的一致性、规范性。原则:一是《评审准则》有明确要求;二是在质量手册中描述不清楚。(7)每个程序文件的最后一部分“相关文件记录”应该列出相关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制度等。整理ppt8三、关于作业指导书1.封面建议“作业指导书(汇编)”赋予独立的文件号(如:ZYZY—2018),便于检索,区别于各个指导书的文件号。建议按照《评审准则》章节顺序编排作业指导书文件号,增加发放控制页、修订页,目录中指明对应《准则》的章节。2.内容(1)实验室至少应当从方法、设备、样品、数据等四个方面编制作业指导书,外文资料需要摘录翻译形成作业指导书,常识性的操作不用制定作业指导书。整理ppt9(2)指导书的内容通常包括:目的、范围、依据、职责、工作流程、注意事项、记录等,其中工作流程是重点。(3)作业指导书属于受控文件,经批准后只能在规定场合使用,严禁执行作废的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批准、使用、回收、报废应有相应的程序文件。(4)最后一部门列出该指导书相关记录表单。(5)建议在文头中标明对应《准则》的章节,便于活页对照。整理ppt10四、关于记录1.封面建议“记录(汇编)”赋予独立的文件号(如:ZYJL—2018),便于检索,区别于各个记录的文件号。建议按照《评审准则》章节顺序编排记录文件号,增加发放控制页、修订页,目录中指明对应《准则》的章节。记录是(非)受控文件。2.内容(1)记录是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为可溯性提供依据,是体系文件的一部分,是质量活动的见证性文件,一般有质量(管理)记录和技术记录两类。整理ppt11(2)记录一般为表格形式,也可以文字、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