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上交专业课总结核反应堆物理分析第一章 1、在反应堆内中子与原子的相互作用方式主要有: 势散射、直接相互作用和复合核的形成。 其中复合核的形成是中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最重要方式。 2、复合核的衰变分解的方式有: 共振弹性散射、共振非弹性散射、辐射俘获和核裂变,可以概括为散射和吸收。 3、共振现象:但入射中子的能量具有某些特定值,恰好使形成的复合核激发态接近于某个量子能级时,中子被靶核吸收而形成复合核的概率就显著增加,这种现象就叫作共振现象。 4、非弹性散射特点:只有当入射中子的动能高于靶核的第一激发态的能量时才能使靶核激发,也就是说,只有入射中子的能量高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发生非弹性散射,由此可知,非弹性散射具有阈能的特点。 5、弹性散射特点:它可以分为共振弹性散射和势散射两种,区别在于前者经过复合核的形成过程,后者则没有。在热中子反应堆内,对中子从高能慢化到低能的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弹性散射。 6、易裂变同位素:一些核素,如 233U、235U、239Pu 和 241Pu 等核素在各种能量的中子作用下均能发生裂变,并且在低能中子作用下发生裂变的可能性较大,通常把它们称为易裂变同位素。 7、可裂变同位素:同位素 232Th、238U 和 240Pu 等只有在能量高于某一阈值的中子作用下才发生裂变,通常把它们称为可裂变同位素。 8、中子束强度 I: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中子飞行方向的单位面积的中子数量,记为 I。 9、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核数 N:计算公式为 ANN0 0N:阿伏加德罗常数,取值为 6.0xxxx*1023/mol :材料密度 A:该元素的原子量 10、微观截面 :微观截面是表示平均一个给定能量的入射中子与一个靶核发生作用的概率大小的一种度量,通常用“巴恩”(b)作为单位,1b=10--28mm22。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1、核反应下标: s--散射;a--吸收;γ--辐射俘获;f--裂变;t--总核反应 12、靶内平行中子束强度: NxeIxI0)( 13、宏观截面:宏观截面是一个中子与单位体积内所有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平均概率大小的一种度量,单位为 m-1,公式为: N 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质的宏观截面 x: ixiixN 14、富集度:某种元素在其同位素中的(原子)重量百分比。 15、平均自由程 :原子核连续两次相互作用之间穿行的平均距离叫作平均距离。 001)(dxxedxxxPx 16、核反应率: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