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9 年山西特岗教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 30 分) 1.狭义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职业教育 2.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政治制度 3.被称为“科学教育的奠基人”,也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的是() A.赫尔巴特B.杜威 C.马克思 D.柏拉图 4.因材施教的思想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是()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5.科学地说,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物质前提 B.主导因素 C.关键因素 D.无关因素 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尊重个人价值 B.实现共产主义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综合技术教育 7.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 B.教书育人 C.科研D.解惑 9.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教育活动的() A.主体 B.主导者C.外因 D.参 与者 10.根据 课程制定者或 管 理 层 次 ,基础 教育课程可 分为国 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特色 课程D.学校课程 11.“学而 时 习 之 ”“温 故 而 知 新 ”体现的教学原 则 是() A.巩 固 性原 则 B.启 发性原 则 C.循序渐 进 原 则 D.理 论 联 系 实际 原 则 12.学生的主要 任务是学习 () A.直 接 经 验 B.间 接 经 验 C.理 性知 识 D.感 性知 识 13.古 代一般 采 用 的教学形 式 是() A.个别教学 B.班 级 授 课C.分组 教学 D.集 体教学 2 1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念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5.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 的问题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6.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17.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18.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是指() A.3— 6、7 岁 B.6、7— 11、12 岁 C.11、12— 14、15 岁 D.14、15— 17、18 岁 1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理性思维 20.遗忘曲线中遗忘的进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样快 D.忽快忽慢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