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年美国CDC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VIP免费

2011年美国CDC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_第1页
1/7
2011年美国CDC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_第2页
2/7
2011年美国CDC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_第3页
3/7
2011 年美国CDC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 最新BUNDLE: 1.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 3.用含氯己定(洗必泰)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 4.避免常规更换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5.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时,使用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 推荐意见要点: 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 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染控制措施。(ⅠA 类) 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性评估。(ⅠA 类) 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的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ⅠA 类) 4.确保 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经验的护士或患护比例增加,与ICU中插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相关。(ⅠB 类) 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择 (一)、外周及中线导管(midline catheter) 1.对于成年人,应选择上肢部位进行插管。(Ⅱ类) 2.对于儿童,可选择上肢、下肢或头皮(新生儿或小婴儿)部位进行插管。(Ⅱ类) 3.根据插管目的、维持时间、了解相关感染和非感染并发症、插管操作者的个人经验等因素,选择导管种类。(ⅠB 类) 4.避免在给药或输液时使用钢针,以防止液体外渗时发生组织坏死。(ⅠA 类) 5.当静脉输液治疗可能要超过6天时,应使用中线导管或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Ⅱ类) 6.对于使用透明敷料者,通过敷料外触诊辨别是否有疼痛和肉眼观察,每天评估插管部位情况。对于使用纱布或不透明敷料,除非患者有感染迹象如局部压痛或其他可能CRBSI迹象,否则不应揭除。(Ⅱ类) 7.当患者出现静脉炎(热、痛、红或触感静脉索)、感染或导管故障时,及时拔出外周静脉置管。(ⅠB 类) (二)、中心静脉导管(CVC) 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损伤并发症(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锁骨下静脉狭窄、血胸、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的风险。(ⅠA 类) 2.对于成年人,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ⅠA 类) 3.当对成年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选择锁骨下静脉而非颈静脉或股静脉,以减少感染风险。(ⅠB 类) 4.对于隧道式 CVC放置部位,尚无适宜推荐意见。(未明确) 5.对于血液透析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避免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年美国CDC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