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伴性遗传(一)果蝇的伴性遗传回到19世纪——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人们才意识到遗传因子(基因)是客观存在的YRYryRyrYyRr112341223344F1:配子精细胞尝试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行为染色体的行为体细胞中的存在形式配子中的存在形式在体细胞中的来源形成配子时的组合方式传递中的性质成对成对成单成单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发现问题:用蝗虫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定律中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推论:理由: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__关系平行一、萨顿的假说萨顿的假说仅仅只是一种推理,并不等于事实,假说要成为事实,还必须经过验证!美国的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科学家:摩尔根实验材料:果蝇果蝇的特点:易饲养、繁殖快、后代多、相对性状明显女性男性雌性雄性性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雌雄个体细胞中不相同,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就是性染色体;雌雄个体细胞中相同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是常染色体性别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一)实验现象PF1F2红眼(雌、雄)白眼(雄)3/41/4红眼(雌、雄)×2/41/4红眼:白眼=3:1雄性红眼:雄性白眼=1:1红眼(雌、雄)白眼(雌、雄)各占1/4各占1/4×F1回交:子一代和两个亲本的任一个进行杂交的方法讨论与猜想:如果按照萨顿的理论:基因在染色体上,那么,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呢?如果在性染色体上,那又有哪些可能呢?提出假设1、红眼白眼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2、红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3、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雌果蝇种类:红眼(XRXR)红眼(XRXr)白眼(XrXr)雄果蝇种类:红眼(XRY)白眼(XrY)(二)经过推理、想象提出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PF1F2×(三)对实验现象的解释XRXRXrYXRYXr配子XRYXRXr×XrXRYXRXRXR(雌)XRXr(雌)XRY(雄)XrY(雄)3/4红眼(雌、雄)1/4白眼(雄)(四)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红眼(雌、雄)白眼(雌、雄)各占1/4各占1/4×F1XRXrXRY回交:子一代和两个亲本的任一个进行杂交的方法PF1×果蝇的伴性遗传的验证XrXrXRYXrYXR配子XrYXRXr1:1特点:雄性的X性染色体只来自于母本,而父本的X性染色体只传给雌性个体摩尔根等人亲自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红眼白眼雌雄126115与理论推测一致,完全符合假说,假说完全正确!红眼雌:白眼雄=126:115=1:1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白眼的基因r)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联系起来,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实验结论:•性连锁基因:遗传学上将位于X或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称为性连锁基因。•伴性遗传(性连锁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连锁的现象。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D练习2、果绳的红眼为伴性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B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