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参与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主动管理自己和参与校内各项工作的意识。能力: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积极为大家服务。学会管理自己。知识:知道应当认真执行集体中经大家民主决策出的行动计划,这是自己的责任。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的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较强的生活能力,已学会管理自己,他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乐于帮助他人,并愿意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另一方面,他们限于自身认识和所接受的教育,或多或少对集体的事务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或者有了一点点认识,但还缺少参与的方法。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特别是一些条件简陋的小学,学生民主决策、参与校内事务管理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弱化现象。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生活学习了五年,会慢慢养成对学校集体事务漠视的意识,参与意识普遍不强。通过对学生的现状及困惑和障碍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五年级学生对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认识不足,他们尽管有着热心为大家服务的能力与态度,但缺乏实施自己权利和义务的主动性和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想让学生在执行集体行动计划时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显然是乏术无力的。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集体生活中去感受、实践怎样实施权利和义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热心为大家服务。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明白: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定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师要将教学活动和学生现实的集体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体会平常的实践活动,讨论其中的得失,懂得对于集体讨论通过的决定和行动计划,每位成员都有遵照执行的责任。通过寻找“我们的岗位有多少”活动,让学生知道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我们可以这样做”活动,可以激发出孩子们为集体事务贡献出自己才智、热心为大家服务的热情,并在“我的金点子”活动中,进一步启发学生们的思考,强化学生参与管理集体事务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现实的集体生活中去感受、实践怎样实施权利和义务。要积极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热心为大家服务。教学难点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定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拟定班级小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