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学案学习目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基本句式。反复诵读,锻炼分析、理解、概括、鉴赏语段的能力。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2 学习时数:三课时学法:自读自译、发现疑难、交流研讨、诵读巩固。学习过程:课时一、回顾初中学过的《过零丁洋》过零丁洋①【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②干戈寥落四周星。③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④零丁洋里叹零丁。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⑥讲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 表现了作者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1283 年,文天祥在元大都从容就义。这两句诗成了后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二、了解作者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德佑元年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元三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右丞相, 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 岁。三、解题《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一篇序言。诗集名“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表达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之情。附文天祥的诗。渡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赠序”和“书序”。“书序”书序在正文之前,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由于在这篇序文之前作者已经写过一篇《自序》,所以把这篇序文叫做“后序”。“赠序”与“书序”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四、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本文共八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你认为怎样划分,每部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