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推荐行为科学与安全心理学VIP免费

推荐行为科学与安全心理学_第1页
1/3
推荐行为科学与安全心理学_第2页
2/3
推荐行为科学与安全心理学_第3页
3/3
行为科学与安全心理学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研究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行为的因素,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组织目标。它的研究对象是探讨人的行为表现和发展的规律,以提高对人的行为预测以及激发、引导和控制能力。“行为科学”正式定名于1949 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有关组织中人类行为的理论研讨会上。 50 年代以后,行为科学才真正发展起来。此后,福特基金会成立了“行为科学部门” ( 人类行为研究基金会 ) ;1952 年,建立了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 1956 年,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期行为科学杂志。至此,行为科学在美国的管理学界风行起来,无论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关于人的需要和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H· 马斯洛 (AbrahanH.Maslow)在 1943年发表的《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它把人类的各种各样的需要分成五种不同的需要,并按其优先次序,排成阶梯式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归属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赫茨伯格(F .Herzberg) 在 1959 年与别人合著出版的《工作激励因素》和1966 年出版的《工作和人性》两本著作中,提出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简称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200 名工程师和会计人员进行访问谈话,了解他们在什么条件下感到工作满意,什么条件下感到不满意。他调查的结果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称之为激励因素;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称之为保健因素或称维持因素;保健因素不能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预防职工的不满。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弗鲁姆 (Y.H.Vroom)在 1964 年发表的《工作和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概率模式。以后又经过其他人的发展补充,成为当前行为科学家比较广泛接受的激励模式。4.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B.F.Skinner )认为,人的一种行为都会有肯定或否定的后果 ( 报酬或惩罚 );肯定的行为就有得到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否定的行为以后就会不再发生。强化理论有助于人们对行为的理解和引导,因为一种行为必然会有后果,而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是否重复发生。5.斯坎伦和林肯的计划。斯坎伦和林肯都是企业家,也是行为科学理论的应用者。斯坎伦 (J.N-Scanlon)提出的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推荐行为科学与安全心理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