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卷 一 填空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 、 自主探索 与 合作交流 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基础性 、 普及型 和 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 ; 不同的人从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 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 与 合作者 。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 了解或认识 、 理解 、 掌握 、 灵活运用 、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 经历或感受 、 体验或体会 、 探索 。 5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 数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 统计与概率 、 实践与综合运用 。 6《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 知识与技能 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 过程性 目标动词。 7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 多元化 化、评价方法 多样化 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 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 学习过程 。 8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 现实的 、 有意义的 、 富有挑战 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9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 数学思考 、 解决问题 , 情感态度 。 11“ 数 与 代数 ” 的 教 学 应 遵 循 的 原 则 是 过程 性 、 探 索性 、 现实性 12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 自我评价 、学生互评 、 老师评价 、 家长评价 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13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中学数学教育的性质 , 任务和培养目标 , 数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 14数学学习背景分析主要包括 教材分析 , 学生需要分析 。 学习任务分析 , 学生情况分析 。 15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表现在 教学设计的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