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改实验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传统教学中的那种教师主宰课堂,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需求,取而代之的将是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探索中获取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小组学习就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共同学习理论,即在学生共同学习的情况下,将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自学、互学、互问、互查,从而达到互补的效果。这种互补作用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心理学上把这种对学习的推动力称为团体动力。该模式正是运用这一原理,通过组织恰当的小组活动,是小组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把学生集体作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从而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多元化的课堂结构。 二、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团结、合作、协调的精神。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养成了不敢说,不愿说的不良习惯。这势必在英语教学中造成两极分化,一部分同学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发言,这种同学能力得到提高,另一部分同学从不主动地发表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语表达等反面的能力慢慢地退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提供了解决的方法,他给一些较自卑的学生一段缓冲的时间,避免了他们在课堂上当场答错的尴尬。在准备完成任务期间,他们可以再组内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在展示成果时,由于已经有了先前的准备和整个学习小组作为他坚强的后盾,就不会感到胆怯了。 三、具体的模式结构与内涵 基于以上理念,我校确立了以下基本模式结构:四环节教学法:即“目标导引、合作探究、展示点拨、巩固提升”的教学模式。 教学导引:就是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流程是,学生根据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在通过组内学习、组际交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