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外语学习的认知主体特征VIP免费

外语学习的认知主体特征_第1页
1/11
外语学习的认知主体特征_第2页
2/11
外语学习的认知主体特征_第3页
3/11
第 3 章 外语学习的认知主体特征 . 21 . 3 外语学习的认知主体特征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范 谊 【内容提要】外语学习的主体是外语学习者。学习者不是一个理想化的抽象概念,而是各具情感特征、认知特征、社会特征的具体学习者。他们之间既存在明显的群体特征,同时又存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何有效地利用和控制这些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3 .0 引言 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华南师大教育系,1993)。外语学习的主体是外语学习者。与习得母语的儿童不同,外语学习者的情感(affective)特征、认知(cognitive)特征都已经成熟,或正在成熟,而且表现出个性化(individualization)趋势。除了情感特征和认知特征与母语习得者显著不同以外,他们的社会(social)特征也比儿童复杂得多。总之,外语学习者是带着鲜明的主体特征去学习目的语的。因此,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不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的情感特征,认知特征和社会特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的外语学习过程。 3 .1 外语学习者的情感特征 在情感方面,学习者的学习动机(motivation)、主观态度(attitude)和性格倾向(character style)对外语学习影响最大(Gardner and Lambert,1972; Gardner and Symthe,1981)。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学习目的。不同年龄的外语学习者,其学习目的是不同的。幼儿时的学习目的是无意识的,是因交际需要而产生的自然目的(motivation)。没有交际需要,幼儿不会主动学习一种外语。少年时的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增强。学习者可能因为父母、教师的要求或为赢得他们的赞扬而学习。这可称之为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外在动机可以通过成就感、奖励、赞许等正反馈和强化手段,转化为学习者的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即学习者把外语学习视作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意愿。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的失面向 21 世纪外语教学论 . 22 . 败感、外界的责难、批评和惩罚等负反馈都只能形成短期的学习意愿。从长远来看,它们不利于内在动机的形成。 就成年人而言,学习目的的作用更加明显。目的的性质不同,它所产生的学习动力也不同。成年人的行为目的,往往产生于某种切身的需要。 产生外语学习动机的个人需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工作需要和教育需要。Gardner 和 Lambert(1972)把 成 年 人 的 外 语 学 习 动 机 分 为 融 合 型 (integrative mot...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外语学习的认知主体特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