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VIP免费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_第1页
1/14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_第2页
2/14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_第3页
3/14
1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点: 一、 了解《考试说明》中列出的 18 个常见虚词及课本中出现的其它虚词的用法。 二、 了解虚实多类、一词多用以及同类异词现象。 三、区别句末虚词、关联虚词的用法。 教学内容: 一. 文言词语的分类: 1. 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2.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 二、虚词使用的几种现象 1、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的虚词,除了少数而外,大都是具有多种用法的。如“因” 一般用作介词,但可以表示“因为” 的意思(如“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可以表示“根据” 的意思(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可以作“经过、通过” 的意思(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还可以用作连词,相当于“于是” (如“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 2、虚实兼类现象: 就是指一些文言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又可以用作虚词。如:“之” 的用法,既可以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 ),又可以作助词(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也可以作动词(如“佯狂不知所之者” )。 3、虚词的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生演化,古今用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认真区别有助于对文言虚词的准确理解。这种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 用法消失。如“夫战,勇气也” 中的“夫” 作发语词,现在不这样用。“险以远,则至者少” 中的“以” 是表示并列的连词,现在已不用。 2. 沿用至今。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中的“于是” ,现在也用于表示承接。“学然后知不足” 中的“然后” ,也用于表示承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中的“而已” ,现在也用于表示限止的语气。 3. 用法变化。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中的“所以” ,古代表原因,现在表结果。“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中的“何如” ,古代表示疑问,怎么样;现在表示选择的肯定部分。 4. 另词替代。如“甚矣,汝之不惠!” 中的“矣” ,感叹助词,现在为“啊” “了” 取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 ,表示判断,现在为“就是” 所替代。 三、常见的 18 个虚词用法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