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益 生 产 管 理 模 式 引 领 企 业高 质 量 发 展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方式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创造的丰田生产方式(TPS),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也是企业提升劳动效率、组织效率和人才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当前,科研院所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尤其是以研制项目为重的企业化转型迫在眉睫。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通过持续的精益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精益管理已经是行业共识,但在很多科研院所推行精益生产时仍遇到诸多困难。 因而,我们要着重分享的——某科研院所在组织、机制、管理、实践、文化等方面建立的一套推进实施精益生产的管理模式,对于克服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型过程中推行精益生产所遇到的阻力,具有现实意义。 精益生产在科研院所推行遇到的困难 很多科研单位已经逐渐意识到,生产管理是企业从事业单位转向现代化企业最需要改善的环节,意识到精益管理是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流程乃至企业整体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目前,一些科研院所经过精益生产试点、推广等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综合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没有提升到管理模式的高度来统筹全局,仅把精益生产当作生产环节的管理技术,容易导致以下问题: 其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很多推广精益生产的单位发现,初期全体动员进行推广的短期效果比 较明显,但随着项目深入开展,精益生产便遇到推行阻力大、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对于原有管理流程改善效果不佳等困难。 之所以出现这些挫折,一方面是由于未把精益生产作为组织发展的战略要求,只是依靠行政指挥推动改善,一旦行政管理力度减弱,持续改善的推行就越发困难;另一方面,很多单位认为精益改善仅仅是生产部门的自我完善,管理者不再深入一线、不能按时开展课题,一线员工的改善因而缺少必要的指导,使得精益改善缺少实际行动,难以层层落实。 其二、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方法没有本地化。 很多企业大力推行精益管理,按照标杆企业的样式重建生产线,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但随着改善的持续推进,推行难度越来越大,改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企业没有深刻领会精益生产的实质内涵,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特点,没有全方位统筹考虑企业推行精益生产所必需的支撑条件,如研发的技术状态不稳定、物资齐套不准时、异常问题频繁发生等等。因此,精益生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