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的话【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拟人手法的好处2.过程与办法目的:吸取当代文的优美词语;能够分析故事构造、花儿性格的共性和个性;理解末一段的深层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谦虚的品性【教学重点】吸取当代文的优美词语;能够分析故事构造、花儿性格的共性和个性。【教学难点】理解末一段的深层含义;培养谦虚的品性。【学时】1 学时一、导入题解:花的话童话的特点——拟人,反映现实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规定:划分段落,为生词注音,简要概括全文内容思考:课文写了几个花?通过它们的语言、动作、神态能够看出它们的性格分别是怎么样的? 2.教师指导:词语“虚妄”、“繁复新巧”的含义; “纤薄”、“颔首”、“花相”、“屈尊纡贵”的音、义。春天的花园里不同的花儿聚在一起争奇斗艳,在清幽的月光下各自夸耀自己的优点;一种小男孩飞跑进花园摘下二月兰,送给老师,花儿沉默了。1-3 段:春天花儿聚在一起,觉得“自己正是这美妙世界中最美妙的”,这是“比美”的前提。(起因)4-11 段:在清幽的月光下各自夸耀自己的优点。(发展)11-14 段:小男孩飞跑进园中采摘了二月兰(高潮)15 段:花儿沉默了。(结局)三、具体分析1.分析不同花儿的个性角色扮演,读出花儿个性。引导学生找出核心字句分析性格,再读。重点品析第三幕中作者对于月下争论的花儿们详实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花儿们的个性,领略花儿的神态和心理。2.补充两个破折号后的内容,话未说完四、师生合作,悟出行文深意。小男孩采摘野生的二月兰这一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二月兰的谦虚受到人们的欢迎反衬前面这些花的骄傲,点明主题:做人应当谦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并自鸣得意。)1.通过对比分析,小男孩的出现以及他选择二月兰的举动,让讨论到高潮的花儿们回归沉默,让学生感悟作者对二月兰身上所体现出的谦虚朴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品质的赞美。2.通过师生合作,让学生通过花儿们由“无私奉献”到“争‘美’比‘好’”再到“回归沉默”,反思自己应当如何看待本身的价值的体现。阐明:此环节旨在进一步研读,触碰难点,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五、扩展深化六、生活当中你还看到哪些花?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选择送什么花给老师?课文总结七、作业 续写文章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