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献分类的意义1.1文献分类的含义类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的集合,表明某些个别事物共有的一种概念。分类是指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文献分类就是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1.2 文献分类的作用文献分类的主要目的:一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组织文献;二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揭示文献。1.2.1便于组织分类排架。任何一个图书情报机构对收集的图书资料必然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组织,使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明确的排列位置。图书资料的排列方法有多种,每种排列方法各有利弊,但比较起来,分类排列方法较为理想。其优点是:①能使藏书体现学科的系统性,使内容相同的书集中在一起,使内容相近的书联系在一起,内容不同的书区别开来,便于人们按学科系统来利用藏书。②图书情报人员能够按类熟悉藏书、研究藏书, 便于向读者宣传、 推荐与提供有关的图书资料。③有利于提高开架借阅的质量。④便于按类统计图书借阅情况,了解与分析读者的借阅要求与阅读倾向,能为藏书建设提供一定的可靠数据。1.2.2 便于建立分类检索系统。文献分类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揭示文献,这主要体现在建立分类检索系统(手工分类目录与计算机分类检索系统)上。分类检索系统是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部门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检索工具,它是按照文献分类法的类目体系组织起来的,由于类目体系一方面体现着每一门学科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因此,这种类目体系反映在分类检索系统上,便于人们从学科知识系统,按类检索、查找文献,达到鸟瞰全貌、触类旁通的效果。要建立分类检索系统,其前提必须是要先对文献进行分类。2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2.1文献分类法之基本类型:2.1.1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亦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等绝大部分分类法都是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一般由主表、标记符号、复分表、说明和类目注释、索引等5 个部分组成。(下面以《中图法》为例)2.1.1.1主表是指由基本部类、基本大类、简表、和详表逐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