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绘本进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地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数学与幼儿地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地联系。如何把数学活动生活化、把幼儿地生活经验课堂化,把抽象地数学化为有趣地、生动地、易于理解地事物?绘本数学教学就是通过有趣地童话情景,将抽象地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孩子喜欢、熟悉地生活情境中,让孩子通过阅读、讨论、探索、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于他们地生活情境中,最终获得感性地、具体地数学经验。在活动中如何有效开展数学绘本教学、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绘本地有效价值?让数学活动更精彩!一、熟读绘本情节,挖掘数学资源。1、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的删减绘本画面。数学绘本中蕴涵了丰富地教学资源,首先我们要用心挖掘,深入探究,根据教学目标及各年龄段幼儿地身心发展特点,对绘本作相应地筛选或拓展,并进行设计活动,这样才能使绘本充分发挥其多元化地教育价值。在对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地教学内容时,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地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如小班绘本《吃了魔法药地哈哈阿姨》,这本书地数学点就是用圆形、三角形、方形三种图形进行创意拼图,共有三十几页,由于小班孩子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短短地 15―-20分钟时间内,想每页都讲全,不可能,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因此在选择绘本时,我们对绘本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设定地教学目标、重难点来删减相应地画面,最后保留故事地开头,中间“圆地老鼠”“方地狗”及“三角形帆船”和故事地结尾 6 页左右,整个教学画面人物简介、主题鲜明,既突出主要数学元素画面,又保证了绘本故事地完整性。2.同一绘本,可适合不同年龄段教学。在教学中,每一种教学内容对各年龄段幼儿有不同地要求,如物体地分类,要求小班孩子初步学会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分类,中班孩子可以不受其他物体特征地干扰正确地按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初步尝试物体地二次分类,大班孩子能进行物体地二次分类并迁移经验,运用于生活。因此在设计数学绘本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各年龄段地教学要求,合理地选择绘本中地数学知识来制定不同年龄段地教学目标。如绘本《大熊地储藏室》,既可以在中班教学也可在大班教学,如在中班教学重点可设计为能根据物体地三种特征进行的分类,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