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VIP免费

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_第1页
1/9
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_第2页
2/9
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_第3页
3/9
编辑。 [ 提 要 ] 晚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对外贸易枢纽由广州逐渐北移至上海。在中国沿海唯一能与上海争雄的口岸只有香港,这得益于香港优越的地理 位置及宽泛的贸易辐射面。本文力图在把握19 世纪后期到20 世纪初期中外贸易历史 大环境 的基础上,复原两广地区、西南地区、闽浙台地区、上海及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 关键词 ] 香港 晚清时期转口贸易晚清时期香港对华转口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在中外贸易中居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影响所及自华南沿海至北方环渤海地区均有表现。以往限于研究资料的不足,除一些有关香港历史及经济史的著作曾简要提及这一问题外①,缺少对此进行专门研究的著述, 20 世纪出版的4 部香港史资料集对此问题提供的研究线索均较零散②。本文拟以《中国旧海关史料》中的贸易统计 为依据,并辅以其它资料,力图阐明19 世纪后期到20 世纪初③,国内主要通商口岸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及香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余绳武、刘存宽主编:《十九世纪的香港》 ,中华书局, 1994 年;张晓辉:《香港近代经济史 (1840 — 1949)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年。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 馆、海关总署办公厅编: 《中国旧海关史料》 ,京华出版社, 2001 年。受记录格式的限制,此书所载1869 年以前的统计数据有欠完整,1904 年以后则将香港与外国合并统计, 目前均难以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故本文研究时段仅限于1869— 1904 年。下文所引该书页码均为复式页码,先卷后页。一 从西方科技进步的视角看晚清时期香港转口贸易的时代环境本文研究所涵盖的时段,尤其是19 世纪最后 30 年,第二次工业 革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继而给东西方贸易带来革命性转变。首先是钢、镍、铝等以往比较稀有贵重的金属材料 大批量的用于工业生产,显著提升了生产力的规模。接着便是电力 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在提供光、热、动力等方面获得广泛运用。化学工业尤其是石油工业的兴起使美、德两国作为新兴强国崛起在世界舞台上。而医 药、卫生、营养诸领域的各项创新则为大量新产品涌入市场 创造了条件。如巴氏灭菌原理使消毒牛奶和食品罐头的长途运输 成为可能。 与这些技术革新相配套的是铁路干线系统的建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