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广泛吸收了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自身的逻辑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工作分析、培训与开发、绩效薪酬、拉动关系 3. 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4.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的数量关系: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在人口资源基础上去掉无劳动能力者)—劳动力资源(在4.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人才资源(优秀的) 5. 人力资源的特征: (能两时再连社) 1)能动性 这是人力资源同其他资源的最根本的区别。 2)两重性 (人力资源既是投资的结果,同时又能创造财富,或者说,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3)时效性 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生命的资源,它的形成、开发和使用都要受到时间的限制。 4)连续性 物质一般经过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乃至某些深加工之后,就形成了最终产品,不存在继续开发的问题。 5)再生性 经济资源分为可再生性资源和不可再生性资源两大类。 6)社会性 人类劳动是群体劳动,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和组织中工作和生活,其思想和行为都受到社会和所在群体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氛围的影响,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也各部相同。 6.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体力、智力和技能。(舒尔茨提出的, 他是人力资之父,是199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7.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1) 概念的范围不同: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 2)关注的焦点不同:前者关注的价值问题,后者关注的是收益问题。 3)性质不同:前者反映的是存量问题,后者反映的是流量和存量的问题。 4)研究的角度不同:前者是从人的潜能与财富的关系来研究人的问题,后者是从投入与收益关系来研究人的问题。 7.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选择,培训,考评和薪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8.人力资源管理任务:规划、吸收、保持、开发、考评、调整 9.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过程: 起源:福利人事与科学管理;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