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理查房邓洁学习内容:肝硬化1.定义2.病因和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5.治疗基本原则6.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7.健康教育定义•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慢性肝病。图片对比病因•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障碍•药物或化学毒物•免疫疾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营养障碍发病机制•肝硬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肝细胞坏死、再生、肝纤维化和肝内血管增殖、循环紊乱。•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大。正常肝脏切除70-80%,仍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人体正常肝中切除约1年后,残肝可恢复至原来肝脏的重量。各种病因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死,若病因持续存在,再生的肝细胞难以恢复正常的肝结构,形成地规则的结节。临床表现:•一、代偿期: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有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多呈间歇性,常于劳累紧张或伴随其它疾病而出现,休息及助消化的药物可缓解。患者营养状态尚可,肝脏是否肿大取决于不同类型的肝硬化,脾脏因门静脉高压常有轻、中度肿大。肝功能实验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和体征:一般状况及营养状况均较差,呈肝病面容。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出血倾向和贫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粘膜瘀斑瘀点等内分泌功能失调: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蜘蛛痣、肝掌。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1)脾大(2)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开放(3)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腹壁静脉曲张•痔核形成•腹膜后吻合支曲张•脾肾分流腹壁血管显露失代偿期(3)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腹水形成的机制:•门脉高压•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低蛋白血症•肝脏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能作用减弱•肝淋巴量超过了淋巴循环引流的能力(三)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胆石症•感染•门静脉血栓形成或海绵样变•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数降低•2)肝功能实验高代偿期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下降。转氨酶、胆红素升。总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下降,血氨可升高。氨基酸代谢紊乱,支/芳比例失调。尿素氮、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3)病原学检查HBV-M或HCV-M或HDV-M阳性。•4)免疫学检查①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可升高。②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脂蛋白膜抗体可阳性。③其他免疫学检查补体减少、玫瑰花结形成率及淋转率下降、CD8(Ts)细胞减少,功能下降。•腹腔积液检查:新近出现腹腔积液者、原有腹腔积液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应做腹腔穿刺,抽腹腔积液做常规检查、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为提高培养阳性率,腹腔积液培养取样操作应在床边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分别做需氧和厌氧菌培养。•内镜检查:可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率较钡餐X线检查为高,尚可了解静脉曲张的程度,并对其出血的风险性进行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最可靠指标。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进行止血治疗。•B超.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脉直径增宽,脾大,腹腔积液。•CT:肝脏各叶比例失常,密度降低,呈结节样改变,肝门增宽、脾大、腹腔积液。•腹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及组织,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对诊断有困难者有价值•门静脉压力测定:经颈静脉插管测定肝静脉楔入压与游离压,二者之差为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反映门静脉压力。正常多小于5mmHg,大于10mmHg则为门脉高压症。•肝活检检查:肝穿刺活检可确诊肝硬化治疗的基本原则肝硬化治疗的基本原则•支持治疗•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以补充热量,输液中可加入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