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学习体会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这心得体会4月13日至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短短几天的培训学习,让我真切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对成就孩子健康人生的现实性和重要意义,让我受益匪浅。在培训过程中,华夏教育的心理健康专家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活泼有趣的互动游戏,萝卜蹲,蜈蚣翻身,松鼠搬家,信任岛,解千千结等游戏,把我们这些成年人一个个带进了孩子的世界,真正是做到身心的放松,释放压力,边玩边学,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心理剧的自编自演和“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自我剖析达到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此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有时候真的是可以避免惨剧的发生。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头上说说,也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学校日常活动就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另外,我引用网络流传着的两段这样的话。“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就是说本次学习让我更明白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家长的只有给孩子一个可以依恋安全的氛围,给孩子学习的榜样,注重人格培养,才能防止童年的创伤性经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我们在团体中活动反映的单亲家庭的第1页共3页孩子、隔代抚养的孩子、留守儿童问题多多。作为老师能做的就是更多的关注这些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人格的培养。再一个就是谈到小学生的性教育问题,可以说性教育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幸福。性教育该从哪个年龄段开始。众说纷纭。通过学习发现,我觉得如果说到青春期才开始性关怀,都为时晚矣;如果从父母要学一点儿童性知识的角度出发,性关怀应该从0岁开始,世界著名性学家弗洛伊德将人类的性发展分为5个阶段,即0-1岁半的口欲期,1岁半-3岁的肛欲期,3-6岁的生殖器期,7岁-青春期前的潜伏期和青春期。而小学生有的处于青春期前的潜伏期,有的五六年级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当孩子进入小学后,学校应该循序渐进地开展性别教育、爱和生命的教育、防范性侵害、两性情感与责任、道德与法制、预防艾滋病的教育,使孩子在整个小学阶段接受系统的性健康教育。如果我们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关心和保护他们天然的“性”,在孩子性心理发展到达的每一个阶段都掌握孩子性发展的规律,尊重孩子的性隐私权,逐渐引导孩子建立起儿童时期健康的羞耻感和道德感,我们的孩子一定能从小养成性心理健康的基本素质,为后续的青春期的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健康快乐地长大。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学校今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对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的培训工作。老师自身心理健康了,并且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及方法,才能尝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要扩大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让更多的老师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可采用的有两种比较普遍方法,一种是团体辅导。针对不同年级、年龄段学生开设不同心理活动辅导课(或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一种是心理咨询。开设“心晴小屋”心理咨询室,优化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创造宽松和谐的咨询氛围。每周定期第2页共3页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做好档案积累和跟踪研究。在咨询室外设立心理咨询信箱,打通教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