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来学习史铁生的散文名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师:(师范读课题)让我们深情一些,深沉一些,再读课题。(学生再读)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幻灯片出示空白表格)生:我发现了一个表格。师:是的,这是一份空白表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和大家不断去充实它,丰富它,建构它。要想把表格填好,我们必须把课文读好。现在就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一会儿,老师要请你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开始吧。(学生读)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人,你们读懂这个故事了吗?生:课文写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暴躁,母亲时时鼓励他,最后母亲去世了。生:最后作者记住了母亲说的话,他很快乐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师:你把“快乐”改成“乐观”就更好了。在他的发言中,关注到了课文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和谁呢?生:母亲和“我”。师:对了,就是文中的母亲和“我”。(出示课件表格中的部分文字)母亲“我”师:课文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看花,你们注意到了吗?课文中几次提到了看花?生:三次。(出示课件表格中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师:母亲提了几次?看成没有?生:母亲提了两次,都没看成。最后一次是妹妹推着哥哥到北海看菊花。点评:这是一篇散文,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能通过填写表格理出两个人物、三次写到“看菊花”的线索是很准确、也是很巧妙的,有利于学生形成把握整体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从阅读过程看,阅读是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到整体,螺旋式推进的过程。所以这一步是指导学生阅读不能绕过的。这个环节教师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安排的,假如再点明,阅读还要从表达的角度理出文章思路,那就更好了。师:请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词语。(师板书:瘫痪、憔悴)请同学们起来读。(生齐读)读到这两个词,你又想到了课文中的谁和谁?生:母亲和“我”师:就是这母子俩。这两个词的四个字,还是本课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再来读一读。(生齐读词语,师指导识字。)师: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岁的小伙子呀,双腿忽然瘫痪了,生活何其艰难啊!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这是一场人生的生:灾难啊!师: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怎样了呢?课文中有一个词,一起说出来。生:暴怒无常。师:回到文中找一找,“我”的暴怒无常都体现在哪儿,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生浏览课文)谁把你画好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生:(读)“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