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思考摘要:历史文化街区赋存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 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等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中的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已成为一个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难题,杭州是首批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域,其具有的文化底蕴已无法估量, 面对时代飞速发展的这一现象, 对于杭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也有了一定的难度,怎样使得这座古老的城市符合现代发展的脚步,也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具有实质性的工作。关键词: 保护、改造、基础设施、文化街区一、引言杭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区已公布保护历史文化街区10 处,保护面积超过 400 公顷。自 1999 年开始, 杭州陆续组织实施了多处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保护工程1,这些街区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文化内涵各具特色、 现状情况各不相同, 经过十余年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力推进实施, 这些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工作均已完成。杭州市将历史文化作为城市的最大“卖点”,对城市文化保护的深度和广度已较为深人,在取得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教训杭州的实践体现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种种矛盾与无奈抉择, 笔者曾经参与了多个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设计工作,下面就此谈些体会。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及总体情况1996 年编制的《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以下简称《保护规划》 ) 首次确定了小营巷、中山路、湖边村、清河坊4 个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对名城保护的加深和保护范围的扩大,2001 年又增补了北山街等3 个历史街区, 2003 年修编的《保护规划》 确定了 10 处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还推荐了 13 处拟保护的历史地段。 2004 年 11 月,市政府颁布《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对历史文化街区作了明确定义: 文物保护单位 ( 文物保护点 ) 、历史建筑、古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外部景观较完整地体现杭州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村镇或建筑群。截比到 2006 年 10 月,全市共有 25 处历史街区 ( 地段) 被列入保护名单,保护而积共400 余 hm2,其中上城区的保护而积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