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钢护筒在淤泥桩施工中的方案 1、工程概况机电及汽车实训中心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当深度达到 10~12m 后,有 15 根桩出现了较厚的淤泥层,经现场钎探,淤泥层厚度大约在 1.5~3.5m 之间,且含水量高,流动性强导致无法正常成孔。起初我们实行了缩短护壁、打钢筋桩等方法,以期通过淤泥层,但在开挖时,淤泥向上涌,且存在塌孔等安全隐患。若继续施工最严重的桩孔四周土体将产生下陷,出现裂纹,甚至垮塌等情况,将无法保证安全。2、方案的选择于是最初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对此不适用,需修改施工方案,所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两种施工方案:使用钢护筒代替混凝土护壁成孔;压力注浆。针对以上两种施工方法,我们咨询了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讨论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讨论院有限公司的专家、技师,项目主要负责人讨论,进行了综合施工效果论证比较:方法 1 能保证施工安全,周期短,简便易行且造价最低,但有斜孔、成孔椭圆等可能;方法 2 也能保证施工安全,但因淤泥质土层,注浆的效果将不是很好,而且受大部分桩成孔已成型的影响,注浆机械难以进入,因此我们认为应先实行钢护筒代替混凝土护壁成孔施工。3、原理简介钢护筒护壁法就是利用振动器将钢护筒振入地层中,依次接长钢护筒,然后继续振入钢护筒,如此循环,直至基岩表面,以此来维护软弱土层的孔壁稳定性,保证冲击钻的正常钻进施工。此法根据钻孔成孔和钢护筒安放的先后次序可分为钢护筒超前护,钢护筒拖后护,钢护筒跟进护 3 种护壁方法,混凝土浇筑后护筒不再取出。(1)钢护筒超前护就是钢护筒的振入先于人工挖孔桩施工,即在挖空之前,先用振动头将备好的钢护筒振入土层中,接长钢护筒,如此反复,直至岩面标高。然后在钢护筒护壁的情况下,工人在护筒内施工,直至桩底设计标高。这种方法须在钢护筒制作加强肋板和刃角,且只能在基岩表面为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和软弱土层中应用。(2)钢护筒拖后护就是先钻进成孔,后下沉钢护筒,直至基岩岩面。在钢护筒下沉前,对不稳定岩层及软弱土层的孔壁进行造浆护壁,方法同泥浆护壁法。(3)钢护筒跟进护,当挖至不稳定岩层或软弱土层时需要护壁,则先振入钢护筒,再边挖边下沉护筒,至基岩岩面。本工程在挖桩的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采纳(1)、(3)相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结合施工。4、施工准备针对方法 1 有斜孔的可能,进行平衡桩孔周围土压力,将孔口处土体较高部分挖除,填至土体较低...